联系我们
  • 湖南华珍投资有限公司
  • 电 话:400-090-5889
  • 电 话:0731-85534699
  • 地 址: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一段
  • 416号泊富国际中心写字楼12楼12027,12028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银行结构性存款“去伪存真”规模或缩减

发布时间:2019-10-27 06:08

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假结构”的出清和“真结构”的回归,银行负债成本趋于回落,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继续增强。未来,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的积极性将有所降低,预计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都会出现阶段性下降,但更加有利于结构性存款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17年开始爆发式增长的结构性存款业务终于迎来严监管。“《通知》的最大意义在于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了界定,这非常重要,决定了后续的监管规则怎么去明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银行结构性存款现状如何?《通知》出台的政策意图何在?下一步,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利率又将如何变化?针对这些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通知》的出台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假结构”的出清和“真结构”的回归,银行负债成本趋于回落,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继续增强。

 

结构性存款“去伪存真”

 

  “今年一季度,超过1.8万亿元结构性存款流入银行,平均每天有200亿元,季度规模增量创新高。而且,当季的新增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增幅,其利率也由此前的3%上调到4.3%左右,是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两倍以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杨荣表示。

 

  然而,这其中,“假结构性存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什么是结构性存款?“假结构”又假在哪里?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假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衍生品工具设置不可能执行的条件,导致衍生品交易不可能触发;另一种将观察区间条件设置得较为宽松,缩小最低与最高收益的差距,表现出类似固定收益的“刚性兑付”情况。

 

“这种‘假结构’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但同时加大了资金再流动的成本,加重银行负债端的负担,间接推升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武雯坦言。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不少银行用‘假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对老百姓来说强化了刚性兑付的概念,这对落实资管新规以及投资者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为此,《通知》明确了结构性存款的定义:“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此外,《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存在的另外一种“假结构”,则表现为业务准入的不合规。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资格分为基础类和普通类,其中,基础类只能从事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要想开展结构性存款这类非套期保值类交易,需取得普通类资格。《通知》首次明确,“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

 

意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为何银行结构性存款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事实上,银行正是在吸收储蓄的压力下,开始推行结构性存款的。而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则与经济下行压力、银行负债端承压、资管新规的落地不无关系。

 

  “2018年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存款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中小银行揽存压力更为突出,加之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结构性存款凭借其高收益的特征,成为银行‘揽存’首选。”武雯分析认为。

 

  然而,结构性存款高速发行的负面影响也在慢慢显现——银行存款端成本高居不下,甚至不断上行,严重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传导。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发现,根据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和2019年半年报数据,吸收存款的平均利率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不断上行,2019年上半年表现得更加明显。

 

  “走高的存款端成本导致了银行负债成本的刚性,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年初以来,虽然包括利率债等资产端收益率都在快速下行,但负债端成本的下行却一直比较缓慢。”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员陈健认为,加强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有助于引导银行存款和市场利率回归到合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打开资产端利率下行的空间。

 

  “在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中,资金成本占比超过70%。只有有效控制负债体系融资成本,才更有利于引导LPR下行。此次监管层对于结构性存款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目标是通过引导负债成本下行,实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预测,乐观估计,若“假结构”全面整改,则目前10万亿元量级的结构性存款付息成本有望下降2.1%,能够明显推动银行体系负债成本下降超过10bp。

 

结构性存款规模和利率或将下行

 

  “从我们与北京地区的银行交流来看,今年8月份以来,‘假结构’其实已经很难继续做下去,大多银行都在考虑向‘真结构’转换。展望未来一至两个季度,我们相信变化会更加明显,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会减少,而‘真结构’的成本会比假结构更为‘便宜’,整体存款成本持续下降。”陈健表示。

 

  “未来,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的积极性将有所降低,预计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都会出现阶段性下降,但更加有利于结构性存款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武雯认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迫切需要加大自身负债业务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要配合使用大额存单,做好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接续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扎实提高自身的金融研究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稳健发展结构性存款。

 

  多数专家表示,未来的结构性存款领域就是比拼各家银行设计“真结构”的能力,尤其是“固收底仓+内嵌期权”这种模式的设计能力。一方面,银行要保证固收底仓收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经济环境设计定价合理和有一定吸引力的期权产品,这无疑对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研究能力是一个考验。但反过来,也会加强银行与非银机构的合作,借助非银机构的大类资产投研能力以及产品设计能力来提升“真结构”的结构性存款的吸引力。或许,一片蓝海正在打开

 
 
 
 
              文章转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