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债风险抬头 信用卡监管趋严
受监管趋严和部分资产信用风险暴露等影响,多家上市银行2019年上半年的信用卡贷款规模增速下降明显,同时,在发布信用卡资产数据的8家上市银行中,有7家银行在该领域的不良率上升。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消费共债以及宏观经济的波动相关。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信用卡贷款质量一方面与去年以来P2P等网贷平台“爆雷”有关,另一方面受去年整体信用偏紧影响,信用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较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的部分发生兑付困难。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攀升背后也伴随着一定的客户资质下沉,增加了这部分资质较差借贷主体的比例。
不过,他强调,近年来我国信用卡贷款发展较快,对比国际经验,当前我国信用卡指标仍处于较安全水平。
增速整体呈收缩态势
具体来看,大行的发卡量和透支金额增速明显放缓,仅农行上半年发卡量超过1亿张。其他银行方面,交行境内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含准贷记卡)7147万张,上半年减少了8万张;上半年累计消费额约1.42亿元,同比下降2.90%;透支余额4546.7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0%。工行上半年新增发卡345万张,信用卡透支6281.73亿元,比上年末微幅增长0.27%。建行、中行上半年新增发卡分别为660万张、767万张,信用卡透支分别为6721.48亿元、4576.76亿元,分别增长3.19%、7.35%。
全行业方面,央行近日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包括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内的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23万亿元,相较年初的6.85万亿元增长5.55%。而2018年,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的全年增速达到23.33%。而信用卡贷款余额这一数据,从2009年末的不到0.25万亿元快速增至2018年6月末的6.26万亿元,年均同比增速达50%。
在谈到原因时,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表示,招商银行信用卡增幅略微慢一些,但达到预期目标,这是因为招商银行基于风险形势,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便采取了主动适当控制信用卡增长的策略。
不良率有所攀升
信用卡规模增速出现收缩,部分原因与银行主动调整有关,但也有风险抬头等因素的影响。
《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再破800亿元,达到838.84亿元,环比增长5.1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事实上,这一苗头在去年四季度就开始暴露,不少银行基于此调整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和控制信用卡贷款增量。
具体到不同银行,交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2.49%,比上年末大幅提升0.97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不良率2.38%,较上年末增长0.5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也较快,该行信用卡交易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5.69%;信用卡业务总收入282.99亿元,同比增长2.49%;信用卡贷款不良率2.38%,较上年末增长0.57个百分点。
探究背后的原因,在多家银行的中报中“共债”被多次提及。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共债风险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消费金融全行业的风险都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表现仍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平安银行表示,该行自2017年年底开始提前进行风险政策调整,重点防范共债风险,同时针对共债、高负债及高风险地区客户采取额度管控、谨慎授信等措施,有效控制并降低了高风险客户占比,新发放业务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预计这些管制措施的优化效应将会在2019年下半年逐渐显现。
信用卡不良率唯一下降的是中信银行。该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86.78亿元,不良率1.74%,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不过,该行在中报中依旧提到“两重因素叠加,致使信用卡业务风险有所上升”。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平台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集聚,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行业传导的趋势。同时,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部分地区及行业从业者的就业及收入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
监管关注信用卡风险
针对信用卡业务出现的各类风险,监管已开始强化。不久前,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13条措施中有5条直指信用卡业务,足见重视的程度。
《意见》指出,辖内各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同时加强对信用卡小额多笔循环套现还款、境外套现等新型套现风险特征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风险延期暴露、共债风险向银行集聚以及跨境洗钱等风险。
加强授信额度管理方面,《意见》称,辖内银行应至少每年一次对客户授信额度进行检查,同时合理设定临时额度的调升频率、有效期和时间间隔,单次临时调升额度不得超过一个账单周期。对此,北京银保监局人士表示,该要求主要防范单次调升临时额度时间过长、连续多次调升临时额度的问题。
而在此之前,上海银保监局在7月份连开7张信用卡业务相关罚单,处罚原因都涉及“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
有地方监管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透露,对信用卡的监管加强,一方面为了防止信用卡一类的资金违规流向其他领域,另一方面则是警惕共债风险与推高居民杠杆率。
另外,“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也受到监管关注。广东银保监局透露,近期监管部门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对此,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个人消费者:一是不应轻易泄露个人资料给陌生人,防止被非法使用;二是正确用卡、理性消费,以免产生还款纠纷;三是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沟通;四是发生纠纷要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文章转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