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湖南华珍投资有限公司
  • 电 话:400-090-5889
  • 电 话:0731-85534699
  • 地 址: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一段
  • 416号泊富国际中心写字楼12楼12027,12028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企业获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发布时间:2019-08-18 12:43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受到各方关注。事实上,7月29日,在人民银行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上,“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被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的首要一点。

 

那么,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情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问题?从监管层、银行机构、实体企业三者角度出发,如何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结构?针对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正在持续优化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等问题。

 

银行信贷结构总体合理

 

目前来看,我国银行信贷结构情况如何?央行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上半年增加9.67万亿元,同比多增6440亿元。特别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比上季末高3.4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的质效还是持续提升的,从二季度贷款投向数据来看,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稳步增长;二是普惠小微、绿色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长较快;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平稳回落;四是居民经营性贷款平稳回升,结构持续优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信贷数据反映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正在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倾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消费民生领域资金供给增多,金融普惠性、可得性明显提升。

 

然而,除了亮点之外,信贷结构存在的“隐忧”值得关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6月份企业短期贷款新增4408亿元,同比多增1816亿元,而中长期贷款新增3753亿元,同比减少248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占比依然较高,对公信贷投放仍较多依靠抵押物,信用贷款占比有待提高。

 

“今年一季度, 房地产贷款增速18.7%,远超13.7%的贷款整体增速。”吴琦表示,房地产信贷供需两旺,零售贷款持续快速增长,对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金融扶贫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也造成了一定的挤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同样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存量信贷结构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从行业结构看,房地产行业信贷占比偏高;从客户类型结构看,中小微企业信贷占比偏低;从担保结构看,银行对信用贷款,特别是制造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不足;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来看,银行可以作为的空间还十分巨大。

 

 

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

 

人民银行提出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首要一点即是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予以了强调。值得思考的是,在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为何仍然需要强调“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需要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好制造业转型发展。”甄新伟认为,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挑战增多的情况下,着力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有助于制造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当前,我国金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痼疾仍然存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具有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吴琦认为,信贷结构调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约束、引导功能,将信贷资源配置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认为,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是优化信贷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有助于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优化信贷结构,减少一些短期票据冲规模的融资,有助于投资的稳定,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进一步优化需三方协同推进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信贷结构该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呢?“信贷结构不尽合理,不仅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有关,还与监管政策有待完善、实体企业有效需求不足密不可分。因此,调整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应从监管政策、银行机构、实体企业三个维度统筹推进。”吴琦表示。

 

专家认为,监管层应进一步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将信贷资源向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金融扶贫等领域倾斜,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同时,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增加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补齐金融服务短板。

 

此外,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内部考核和服务机制,大力优化实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商环境,都是进一步优化银行信贷结构的有效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银行业协会获悉,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588家,机构类型20余种,基本建立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体系。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集中度水平持续优化,截至2018年年末,5家大型银行资产总额105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37%。

 

那么,银行体系结构的优化是否有利于信贷结构的优化?甄新伟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大中小型银行机构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积极培养发挥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机构发展要素禀赋的信贷业务所属行业、期限、担保方式等偏好,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体系结构持续优化,有助于信贷结构优化。

 

文章转自金融时报